发布时间:2014-04-21     信息分类:首页信息 -> 新闻动态
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与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论坛于西南交通大学隆重开幕

记者团/白晓婧 郭静妮 摄影部/崔琦 周旻  2014420

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承办的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与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论坛2014420日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党组成员杨书兵、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黄润秋、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会理事长(原交通运输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希捷、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司长严贺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中国交通报党委书记兼副社长蔡玉贺、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敏华、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周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日本国土交通省主任研究院厉国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员魏际刚等140多位来自政府机关、研究单位、高校、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相聚在西南交通大学,他们以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伴着四月蓉城的繁花似锦、象牙塔里的百年书香,凝心聚力、各抒己见,为我国的交通运输智能化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

上午8:30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与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论坛盛大开幕,我校党委副书记朱健梅教授担任主持研究部研究。学校党委书记顾利亚教授首先致辞,她代表我校对出席本次高峰论坛的各界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嘉宾对我校改革发展的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顾利亚书记在致辞中谈到,智能化、信息化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经由过去的支撑上升到引领,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形成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智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因此本次高峰论坛将主要围绕建设综合、绿色、平安、智能交通运输体系进行深入研讨。

作为论坛的主办方,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多科性重点高校,是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矿冶工程的发祥地。历经118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在交通领域尤其轨道交通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在国内外交通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拥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时还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和服务范围,开始在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强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后她谨代表西南交通大学真诚欢迎与会嘉宾多来我校指导工作、共谋发展大计,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周小棋副司长代表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致辞,为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的发展提议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设想。他表示,当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措施应做到:科学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建设智能化交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输在国民社会经济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覆盖全国百分之九十范围的民用交通网络等。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会理事长胡希捷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急需整合管理,因此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体系顺应时势。

此外,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司长严贺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宋敏华副秘书长、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黄润秋副主任也在致辞中向西南交通大学举办此次论坛所付出的的努力深表感谢,向出席论坛的领导、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方嘉宾表示诚挚祝愿,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敏华受会长包叙定嘱托,代表协会在大会召开之际致以祝贺。他谈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的速度令人瞩目,但这对城轨交通的从业人员来说既是喜讯,也是一份责任和压力。他表示,希望通过会议的交流,能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工作,开拓新的思路,提供新的动力。

在接下来的高峰论坛中,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围绕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智能交通的主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共谋发展。